首页

女王之家

时间:2025-05-22 18:59:16 作者:(话改革·建新功)徐星:让远古石头“讲”故事 浏览量:34354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夏宾)“有些人认为,中国可能会步日本的后尘,对这个看法我不太同意。”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全国两会期间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对一些美国学者宣扬“中国经济见顶论”,把中国看作“下一个会与美国经济越拉越远的日本”予以回击。

  林毅夫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谈论日本经济会超越美国,结果不仅没超越,还与美国差距一路加大。他强调,日本的情况不会在中国发生。

  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放缓。尽管中国目前也面临老龄化挑战,但林毅夫指出,对经济增长而言劳动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劳动,即劳动力数量乘以劳动力质量。从中国人口看,过去是“数量红利”,现在是“质量红利”。据他观察,包括中国在内,处在追赶阶段的“未富先老”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前10年和后10年经济增速不仅未降,反而提高。

  为何步入老龄化还能实现经济更高增长?林毅夫认为,除上述“人才红利”外,处在追赶阶段的“未富先老”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空间较大。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教育水平提高,也使得其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更强,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更快。

  林毅夫还提到,日本20世纪90年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越美国,其代表的产业技术同样属于世界最前沿,但因美国技术打压,日本放弃了半导体芯片这一先进产业。中国在新经济绝大多数领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且具备人才、市场等方面优势,哪怕有些技术稍有落后,中国也可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来搞技术研发和突破。

  产业政策支持方面,林毅夫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认为政府不该制定产业政策,由此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停滞,生产力水平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追赶上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继续维持技术领先。”林毅夫说,中国这些年能在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

  他相信,中国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也相信新质生产力会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可以维持在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不会出现像日本一样的情形。(完)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春走基层)闽南水乡闹元宵:美轮美奂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金钟以科技之力为基,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激发创新思维,“超级计算机”用硬核的未来科技托起青少年的想象力。

哈尔滨:发挥生态圈“集聚力” 集聚各类企业13408家

10月1日至11月18日期间共有34例死亡病例,患者均未接种本季流感疫苗,其中33例感染A型H1N1病毒,1例感染A型H3N2病毒。

中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噪声源增多

今日(9月29日),长三角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线的基础上,计划增加往返华中、华南、中原、西北、华北等多个方向运能配属,包括上海至郑州、西安、武汉、长沙、南昌、武汉等;杭州至郑州、厦门、新乡等以及长三角区域内热门旅游城市所在地多个方向的运力增补,增开旅客列车440列、组织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262列、加挂普速车辆154辆,努力满足旅客乘车出行需求。

CBA:新赛季10月12日开赛,外援执行4人(最多)4节7人次

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

河南省信阳市政协原副主席金平接受审查调查

河南三门峡10月14日电 (记者 韩章云)以仰韶文化为蓝本的《仰韶时代》《何以华夏》两本新书14日在仰韶文化发源地河南三门峡发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